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普賢茶藝美學師生 手作陶碗親體驗
2025-08-07
佛光山普賢寺人間大學2025茶藝美學暑期班,8月5日由監寺知貫法師、永堃法師、指導老師梁明蓉帶領16位師生,前往高雄市湖內區玉湖窯,薰陶美學工藝,手作茶碗DIY,從認識陶土種類、燒節制成以及手拉坯、推捏等初體驗,到最後完成陶瓷作品,學員歡喜盎然地沉浸於驚奇的專業知識領域。
高雄在地陶藝家、玉湖窯創辦人王明發,講述陶藝製程與陶藝欣賞的入門知識,介紹其作品大致分成文創與茶具等兩大類,舉黑面琵鷺系列,靈感來自工作室周遭魚塭的台灣過客黑面琵鷺,將牠們的意象融入生活,創造出獨一無二可愛的茶具組合。運用巧思結合在地自然生態,恰成為他陶藝創作更精進的泉源。
接著指導學員從搓揉泥土下手,使用拉坯機製作茶碗圓形口徑後,拉坏成形、挖洞、開孔、拉高、拉寬、收窄等。王明發激勵學員,過程中失敗重塑屬正常,只要堅持不怕失敗,屢敗屢試,終能成功。「將失敗的經驗化為成功的養分」,正是他陶藝創作的座右銘,令人印象深刻。
梁明蓉表示,聆聽創辦人的創業初衷、作品特色、湖內在地人文風貌、創作過程與感受,有所體悟。透過教學實作平台,讓學生親自體驗茶器具的製作,從中培養藝術鑒賞力,進而提升美學素養,相輔相成。深感不虛此行,收穫滿滿。
學員張淑金回饋,體驗茶碗創作DIY,一開始搓揉泥土,就覺得這不是容易的事,變成一件作品更是不容易,帶著感恩歡喜的心學習。捏成初坏後,需靠助理老師補強,「在作陶藝創作時,我不只是一個陶藝匠,我會與作品融為一體,使其有生命、有能量。」聽聞助理老師的一席話,讓他蠻有感悟。
知貫法師期勉,美學定義多廣深遠,術業更有專攻,隔行如隔山,學習有如修行,不進則退,除了課堂上認識泡茶的基本知識外,透過實地實作方式,學習專注「眼到」、「耳到」、「鼻到」、「手到」、「心到」等原則,則必能領略茶文化、茶藝術與美學等精髓,其實與生活、修行是合而為一。
高雄在地陶藝家、玉湖窯創辦人王明發,講述陶藝製程與陶藝欣賞的入門知識,介紹其作品大致分成文創與茶具等兩大類,舉黑面琵鷺系列,靈感來自工作室周遭魚塭的台灣過客黑面琵鷺,將牠們的意象融入生活,創造出獨一無二可愛的茶具組合。運用巧思結合在地自然生態,恰成為他陶藝創作更精進的泉源。
接著指導學員從搓揉泥土下手,使用拉坯機製作茶碗圓形口徑後,拉坏成形、挖洞、開孔、拉高、拉寬、收窄等。王明發激勵學員,過程中失敗重塑屬正常,只要堅持不怕失敗,屢敗屢試,終能成功。「將失敗的經驗化為成功的養分」,正是他陶藝創作的座右銘,令人印象深刻。
梁明蓉表示,聆聽創辦人的創業初衷、作品特色、湖內在地人文風貌、創作過程與感受,有所體悟。透過教學實作平台,讓學生親自體驗茶器具的製作,從中培養藝術鑒賞力,進而提升美學素養,相輔相成。深感不虛此行,收穫滿滿。
學員張淑金回饋,體驗茶碗創作DIY,一開始搓揉泥土,就覺得這不是容易的事,變成一件作品更是不容易,帶著感恩歡喜的心學習。捏成初坏後,需靠助理老師補強,「在作陶藝創作時,我不只是一個陶藝匠,我會與作品融為一體,使其有生命、有能量。」聽聞助理老師的一席話,讓他蠻有感悟。
知貫法師期勉,美學定義多廣深遠,術業更有專攻,隔行如隔山,學習有如修行,不進則退,除了課堂上認識泡茶的基本知識外,透過實地實作方式,學習專注「眼到」、「耳到」、「鼻到」、「手到」、「心到」等原則,則必能領略茶文化、茶藝術與美學等精髓,其實與生活、修行是合而為一。
最新消息
波士頓中國城慶中秋 佛光人推廣三好四給精神
2025-08-13靈知學會參訪北雪梨佛光緣 學習三好運動
2025-08-13慧慈寺信眾跟著大師辦教育 分享歡喜布施的喜悅
2025-08-13《獻給旅行者365日》贈花蓮捷絲旅 安頓旅人身心
2025-08-13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有情與心識.談情說愛4-2
2025-08-13北區知賓培訓 以佛法慈悲與智慧廣度有緣人
2025-08-12西來大學市集美食、藝文兼備 社區溫馨交流
2025-08-12台北道場香積團十四周年慶 五十道創意素齋喜團圓
2025-08-12印尼蘇北協會第五分會三好動漫繪畫比賽 宣揚三好四給理念
2025-08-12小小演員大智慧 「兒童佛法故事劇場」南屏別院歡樂開演
2025-08-12
相
關
消
息